第85章八十五,二合一
编辑室里,奋笔疾书的几位编辑员纷纷抬起头,目光寻着副主编的位置看过来,他们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顿时,嘈杂的环境里安静了几秒。
玛格丽特挠了挠后脑勺,她看向副主编,有些疑惑。“难道这样不好吗?”
普森先生扶好镜片,思索了半响,一脸严肃道:“不是不好,而是写的很好,但这样的结局,恐怕过不了主编那一关。”普森先生能看出来,这篇《玛德娜夫人》的结构十分清晰。讲述了一个寡妇从失去依靠,手无缚鸡之力,倒认清现实世界,认清自己,靠自己的一点点改变,而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走向的故事。要说这故事的选题很巧妙,并不过分悬浮,主角的身份和生活环境。既不是穷苦的底层,也不是贵族,让人十分的有代入感,仿佛就是身边的某个普通女人,就如同他的姐姐或妹妹。
她遇到的任何困难,做出的任何决定,都能让人更深切的感悟到,固然主角并不是十全十美,但却有种真实的魅力。
最后的结局,也十分贴合现实考量,能符合人物的设定,两个主角都是那么成熟洒脱,也让读者心里始终有个结过不去,记忆尤深。普森先生还感觉到,这故事有种莫名的隐喻,从一开始女主角生活秩序崩塌的混乱,到最后的从容平和。
它好像在告诉观看者,人生并没有那么容易完蛋,没有什么看似天大的灾难,能把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毁掉,无论如何处境,她都会想办法拯救自己。情节紧凑,人物立体,立意积极,文笔有个人风格,结尾让人意犹未尽。这是一本流行小说该具有的一切特质。
普森先生捋了捋胡子,将手稿放下,“写的非常好,但是,我们的主编一定会让你改结局的,他这个人,最看不了遗憾。”“这样吗?”
玛格丽特往椅背上靠了靠,松软的衬垫微微下陷,她思索着。当初拿到合同后,她在报纸上留意过有关枫丹白露出版社的主编的消息。当时另她感到意外的是,枫丹白露的主编本人相比起这里的刊物,似乎被提起的频率更高。
枫丹白露的主编名叫卡昂.罗蒂恩,他随母姓,报纸上说,他很年轻,但却是私生子。
母亲是个法国的侯爵夫人,父亲据说是个伦敦政客,他一生下就在伦敦生活上学。
父亲去世后,枫丹白露的老板,也就是出版商扬格先生,钦点他成为了枫丹白露的主编
主编这个位置,或许只是为他准备的萝卜岗,扬格先生产业很多,或许本就不指望这里能赚钱,只不过是为了照顾好友儿子而已。故而,玛格丽特听了普森先生的提醒,顿时便明白了。看来枫丹白露出版什么书,都与这位主编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而普森先生和另一位副主编,就像是专门来替主编找合口味的小说的助手,话语权不算大。
玛格丽特倒是没想到主编还是个铁血he党,怪不得这出版社是越混越不行了。
她正准备为自己的文章辩解一二,忽然,接收员推开隔门,吱呀一声后,告诉他们主编先生到了。
普森先生将手稿整理好,抬头对接收员说道“让外面的人都走吧,明天再来。”
随后,他又看向玛格丽特:“跟我上楼吧,让主编看看再说。”随后,玛格丽特随普森先生从门厅尽头的小楼梯拾阶而上,她有点紧张,但又觉得不至于因为一个结局而影响结果。要是真不行,那就改呗,谁让她是新人呢。对于目前的生活来说,能赚到钱付房租才是正道理。她自觉不是一个有追求的文艺大师,更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癖好,只是靠这理想的行业想过上好日子罢了。
不是每个人都是玛丽苏文的大女主,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想法去发展,玛格丽特暗自叹气。
到了楼上,这儿的走廊里的陈年木地板已经起翘,窗边摆设了各种没刻完的半身石膏雕塑,让走廊显得拥挤。
普森先生带着玛格丽特来到最醒目的那间有胡桃木对开门的办公室,抬手敲了敲。
过了好一会儿,里面的人回应了一声。
普森先生打开门,敞开一条缝,示意玛格丽特先行。她也毫不客气,低头走进主编的办公室里,映入眼帘是正中间的一架三角钢琴,然后才是宽敞的办公室,红酒柜与书柜。窗边摆着一张书桌,左右的书橱里堆满了各种书籍,旁边摆着两把安乐椅。步入这里,混乱的味道将人瞬间包裹,玛格丽特抬起头,朝窗边看去。普森先生在旁边介绍着。
卡昂始终翘着二郎腿,坐在办公桌后一张舒适的椅子上,手里拿着本宽大的书遮着脸,一边翻看,一边懒怠地叫二人随便坐。果然跟她想的样子差不多,一点没正形,吊儿郎当的,有种随时能把出版社干倒闭的美感。
普森先生倒是还很恭敬,将玛格丽特的手稿全部奉上,搁在桌角。玛格丽特落座后,百无聊赖地等着那主编将手里的页码看完,他伸手取了书签夹好,才慢悠悠放下。
卡昂拿起手稿,头也不抬,撇了撇嘴角,顺着纸页随便看看。他对玛格丽特完全没印象,只记得是普森新签的人,写了粉眼,那个故事他觉得还算有趣,但不抱很大期待。
玛格丽特与普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