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所以,韩小叔一家,依旧是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来的。
“爸,妈,大哥大嫂,过年好啊!”
韩二姑进门的时候,脸上就带着笑,她身旁的男人,约一米七五的个子,国字脸,眉骨处有道疤,给他平添了几分凶相。两手提着的东西,递给向英后,徐峰又老老实实地把媳妇儿的话复述了一遍。
当初的气恼是真的,可俩人都过了这么多年,要是还对女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那不是给闺女添堵吗?老两口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情。“姥姥姥爷,大舅大舅妈,菁菁姐,过年好!新的一年,祝你们身体健康,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韩二姑生了两个皮小子,大的这个比韩菁小三岁,也就是说,比梁万还大一岁呢。
不过,韩菁依旧淡定,辈分这事儿,难道不是从她这儿来论吗?“你们俩,就看见你姐了是吧?怎么不叫姐夫?”韩菁和梁万领证结婚的时候,虽然韩二姑和韩小叔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回来,可他们是寄了东西的,也跟韩学礼通过信儿。而且,人就站在这儿,看年纪,一猜就能对上号了。俩孩子这才乖巧地叫了声"姐夫”,而韩二姑则是上前一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梁万手里塞了个红包。
“这是我和你姑父给的见面礼,小梁,你以后可得好好对我们菁菁,要不然,你姑父的体格在这儿摆着,他可饶不了你!”韩二姑半开玩笑道,其实,也是借着机会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这么些年,大哥可是帮了她和小弟不少。
无论是她婆婆生病住院找大夫,还是小弟的分房名额险些被暗箱操作,大哥大嫂从来都是不打半个磕绊的。
韩二姑不是那种没心没肺、受多少恩惠都只觉得不够的白眼狼。她晓得,自己在婆家很少受气,一方面是丈夫儿子的支持,而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大哥带给她的底气了。
大哥大嫂只有菁菁一个闺女,为此,韩二姑着急上火过,担忧烦心过,但到最后,她还是认清了现实。
一个闺女又怎么样?以大哥大嫂的个性,只会越发把菁菁护在羽翼下,绝对不会让她受半点儿委屈的。
当然,大哥大嫂或许已经跟梁万"放过狠话"了,可这并不妨碍韩二姑再说一遍。
正因为结婚多年,已为人妻、为人母,韩二姑才会越发了解男人的秉性。像她大哥这样的好男人能有几个?更多的,还是缺点一大堆的!韩二姑不管梁万对韩菁到底是喜欢还是有心算计,反正,有她和大哥大嫂在一天,就算是装,梁万也必须得在菁菁面前装出个人样儿来。“谢谢二姑,谢谢姑父!“梁万也没客气,直接收下,扭头就找机会塞到韩菁兜里了。
韩二姑正跟老爷子说话呢,不经意间回头,注意到了这一幕,顿时,脸上的笑意更甚。
等韩小叔一家来了,韩家就越发热闹了。
今儿按理说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可小婶的娘家嫂子也得回娘家,招待客人的两顿饭,可不就没人操持了吗?
所以,小叔小婶就选了初二来婆家,初三再回娘家。一大家子人吃了顿团圆饭,等两家人陆续离开后,该收拾了,才到叫人头疼的时候。
好在,他们家几乎没有躲懒的人,全家齐上阵,没用半个小时,也就收拾完了。
之所以说几乎,那当然是因为某个“不太想要脸"的人,干了些小活儿、硬是像背着几百斤的石头上山了似的、一回屋就“累瘫”到了床上,正“哄骗“着自家媳妇儿要亲亲抱抱呢。
这个年,一晃眼的功夫,也就过完了。
毕竟,满打满算,也就三天假,跟前几年完全没法儿比。不过,当韩学礼看到报纸上写着,某地大力提倡“赶工不放假、过革命新年”,并将报纸上的相关内容念出来的时候,一家人心里顿时平衡了许多。幸福感嘛,不就是在对比中找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