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捡漏
松江城秋收正热闹时,顾家和杜家的商队已经赶到山海关。两家商队排队入关后,没多犹豫,熟门熟路往南,朝海潮客栈走去。顾佑安翻身下马,对迎过来的掌柜马广笑道:“这才一月多不见,马掌柜的生意越发做大了。”
马掌柜拊掌笑道:“多亏了顾掌柜和诸位老少爷们捧场,才叫我这个小店跟着诸位混口饭吃。”
“马掌柜太客气了。”
马掌柜殷勤引路,笑道:“这不是秋天了嘛,不管是入关的还是出关的,大伙儿都赶想赶在下雪前走最后一趟,所以这几日咱们这儿才格外热闹。”一脚跨进大门,客栈大堂里坐着好几桌人,看肤色看穿着打扮,几乎都是走商的人,有好些人叫不出名字来,顾佑安却知道他们来自松江城。“杜掌柜,咱们又见面了。”
“顾掌柜好啊!”
“两位这是要上哪儿发财去?”
何掌柜和曹大当家的并肩过来,杜二叔和顾佑安跟这两位问好。顾佑安没回答,笑着接话道:“两位这是要去洛阳?”“正是,韩掌柜要处理家事没空,洛阳那边药行有缺口,趁这个空当咱们也多赚一笔,好回关外过冬。”
韩家兄弟分家闹得不体面,松江城里各家都是知道的,这会儿曹大当家也不避讳,大大咧咧就把想捡漏的心思说出了来。“顾掌柜,您也是去洛阳?”
“要去一趟洛阳,不过我家的药材要送去江南。”不跟你们抢洛阳。
“顾掌柜竞还要去江南?这如何赶得及回松江城?若是大雪封路,你们只怕要在关内过年,熬到来年雪化才能出关了。”“尽量赶吧,我今年才开始组商队走商,不像你们两位有合作来往的固定客户,只能抓紧着些,尽早瞠一条稳当的路子出来。”“哈哈哈,顾掌柜太谦虚了。”
何掌柜邀杜二叔和顾佑安坐下喝茶,杜二叔要去盯着卸货就不坐了,只顾佑安跟何掌柜和曹大当家的说话。
何掌柜亲手给顾佑安倒茶,缓缓道:“刚才顾掌柜说的话我是深有感触啊,当年我们一家碰上天灾活不下去了,卖了剩下的几亩薄田,全族老少举家出关讨生活,辛苦了两辈人,才在我这一代有了换种活法的机会。”曹大当家的接话道:“其他人不知走商辛苦,也不知咱们一路上碰到多少危险,多少官差盘剥,一个个只知道咱们有钱,唉,也只有咱们自己知道走商的苦楚。”
何掌柜商队里的人全是他的叔伯兄弟,都是亲戚。曹大当家小时候跟着祖父流放到松江城,曹家武将出身,曹大当家的年轻时跟着已身故的韩家老爷子走商,渐渐懂行后,也拉起一支小商队,被人尊称一声曹大当家。不管各自是怎么拉起商队来的,只要能当上商队里的话事人,纵使只是二十人左右的小商队的话事人,那也是极会说话的。顾佑安只需笑着点头,何掌柜和曹大当家的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尽了走商的苦楚,他们这些小商队有多不容易。
若不是顾佑安知道走商的获利,真要相信他们嘴里说的,走商比不上种地了。
“顾掌柜,韩家家大业大,咱们比不了,就像你说的,咱们除了勤快肯吃苦,也没有别的法子啦。”
顾佑安点头赞同:“何掌柜说得是。”
曹大当家的笑得豪迈:“我祖父在世时曾说,不想往上爬的小兵就该回家种地去,我看咱们走商也是一样嘛。”
“韩家眼看着不行了,韩掌柜被他的嫡母还有嫡出的大哥耽误几年,说不得咱们几个会是下一个韩家也不一定。韩家能做的生意,我们也做得。”韩家的什么生意?
当然是人参生意!
松江城里的商队几乎都靠松江城的药材养活,除了药材之外,其他山货都是添头而已。
要说药材生意,其中最赚钱的肯定就是人参了。当初韩家老爷子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从山野采药人,到洛阳城里的贵人,全靠韩家在其中转圜。
韩家老爷子若是在,冲着他老人家的情面,人参生意谁也越不过韩家去。韩老爷子不在了,韩家儿孙又不争气,别家想出头,韩家也拦不住。何掌柜又给顾佑安添茶,道:“洛阳城里的贵人们原来只认韩家,我们也很无奈。不过顾掌柜不像我们这些死脑筋的,上回您在洛阳城里打出名声来叫我们拍掌叫好,我们这次想跟顾掌柜请教请教,这人参,若是不走洛阳的商行,咱们还能走哪条路?”
顾佑安很无奈:“我头一回入行不知道深浅,哪里知道里头的门路?我呀,那会着急得很,一心心想的就是怎么把人参卖掉,这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跟我家有点拐弯抹角关系的张御医家了。我到现在还懵呢,你们要问我门路,那真是问错人了。”
“顾掌柜,跟咱们见外了吧。”
“真不是,我一个小丫头片子哪里懂这些,你们若真想知道点其他的,我看呐,你们问杜掌柜比问我要好。”
何掌柜和曹大当家的对视一眼,这丫头,嘴真严,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顾佑安端起茶喝了一口,压压惊。
人参利大,这也要看如何卖。若是想不得罪人,那肯定要给那些得势的贵人分利,也是给自己找个靠山,把药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