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薛母要帮忙
刘丽娘不曾跟薛母起过争执,薛母也不曾痛心疾首地质问薛二哥“怎么像变了个人!“以前薛二哥跟薛大哥一样每日五十文家用,也不知道薛母拒绝了大哥的家用,以至于对薛母的偏心只是浮于表面。关于薛瑜的棉衣,薛理不曾跟二哥二嫂说过,林知了跟二嫂提过一嘴,但没有提薛理和薛母因此吵起来。
即便后来知道这些事,可是都搬出来了,夫妻俩就跟听别人的故事似的。又因为他和刘丽娘潜意识认为大嫂陈文君是薛家功臣,可以接受大嫂月子里不给家用,是以对薛母在长孙出生后所做的一切不如林知了和薛理愤懑不平。薛理设身处地地思索一番,认为应当叫二哥回去,二哥还差一次深刻的教训!
薛理转向薛二哥另一侧的二嫂:“二嫂想回去看看?”刘丽娘很清楚回去定会受一肚子气,原先也不想回。到了外面看到人家一家子齐齐整整,又跟薛二哥一样在意他人的看法,她就想看一眼就回来。碍于薛理和林知了不想回去,刘丽娘感觉说出来像背叛了他们。看着她犹豫不决的样子,薛理意识先前在家中的那些“痛”没有伤到她,若是她病了被二婶说“苍天有眼”,母亲只是不痛不痛地数落二婶一两句,她必然听见二婶的声音就心烦。
薛理:“你和二哥先回去,若是母亲当真想好好过节,二哥来喊我们,我们再带着小鸽子回去探望她。”
被刘丽娘攥在手里的薛瑜问:“三哥,我呢?”以前薛瑜在家很受宠,多年的感情不是说断就断,哪怕她对薛母偏疼长孙很是不满,此刻不叫她回去,薛瑜定会有些伤心。薛理叫她和哥嫂一块去,再买两斤羊肉和两份点心。店里生意好,薛二哥财大气粗嫌买的少。
刘丽娘觉得够了:“你很有钱吗?"说出来想起什么,“回头大哥大嫂问你赚了多少钱,就说我们帮弟妹做事,弟妹给我们月钱。”薛二哥:“要问每月多少呢?”
刘丽娘:“自然是四千。你还想说八千啊?”薛大哥在城里当护院每月四千,薛理瞬间明白二嫂为何这样讲:“每月三千,不能比大哥多!”
刘丽娘无法理解:“跟大哥一样也不行啊?”薛理神色严肃,语气果决:“不行!”
刘丽娘心底顿时有些许不快,不是因为薛理让她装穷,而是薛理强势的态度宛如她这个嫂子是年幼的薛瑜什么都不懂。转念一想他懂得多,跟薛理比起来她称得上无知,薛理怀疑她脑子不够用实属正常。这么安慰自己,刘丽娘心里好受多了。
一行人先买点心后买羊肉,最后买猪大排猪骨以及葱姜等调料。薛二哥和刘丽娘带着薛瑜背回去,到巷口听到蒋掌柜喊他二人一一原来是周嫂子来过。周嫂子见店门和院门关着就问蒋掌柜薛理一家是不是回村了。伙计看到刘丽娘等人拎着背篓上街,告诉周嫂子买东西去了。周嫂子就把一车东西放蒋记门外。
刘丽娘和薛二哥把东西搬到店内,青菜、咸菜过了称,木柴跟昨日一样,夫妻俩知道该给多少钱,薛二哥记在账上,刘丽娘从木盒里拿了钱就和薛二哥带着薛瑜回村。
与此同时,薛理问林知了饿不饿。
小孩抢先说:“我饿了。姐夫,我想吃汤圆,我想吃一-”薛理朝他圆鼓鼓的肚子上拍一下。小孩气得拿头砸他的肩。薛理捏住他的小脸:“你是不是想下来?”
小孩顿时消停了。只因今日上元节,城里挂满了花灯,老弱妇孺走出家门,以至于哪里人都多到摩肩擦踵,薛理担心一眼没看见他被人抱走,到了街上一直抱着他,小鸽子太矮,自己走什么也看不见,难得不嫌被抱着失去自由。林知了朝左右铺子看一眼,感觉哪里都是人挤人:“可能要排队。买回去我们自己做?饭后天黑了正好出来看花灯。”小孩又忍不住问:“买肉吗阿姐?”
薛理:“还没吃够?”
小孩点头:“我吃不够!”
林知了:“最近天天吃肉,看看有没有卖海鲜的?”小孩伸手拍一下从薛理身后过的老者:“阿公,哪里卖鱼啊?”老翁愣住,满脸皆是“我认识你吗?”
薛理想给他小舅子一记爆栗,“抱歉,请问这个时候市场还能买到海鲜吗?”
老翁回过神,意识到打他的小孩只有五六岁,不好意思同他计较,“这个时候不多了。公子可以去市场看看。”
小孩好奇地问:“在哪儿啊?”
林知了:“我们买肉的市场应当有卖海鲜的。先过去看看吧。”随即向老者道一声谢。
薛理拍一下小舅子,小孩奶声奶气地说:“谢谢阿公。”老翁露出笑意:“不用谢。小公子快去吧。晚了人家就回家了。”小孩转身向前挥手:“出发!”
薛理毫无防备,差点脱手,气得朝他屁股上一巴掌。小孩愣了一下,没想到姐夫打人,狠狠瞪一眼他就朝林知了伸手。林知了接过他:“我抱着你只能走一会啊。”小孩搂住她的脖子:“我可以下来走。”
看来真生气了,都不嫌自己走什么都看不见。林知了拍拍他的背安抚:“你姐夫是怕你摔着。”
小孩的小脑袋埋在她肩上,一副“不听不听"的样子,让人禁不住发笑。薛理梦中没有孩子,妹妹薛瑜像小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