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就不拿,要不是父亲去世她随母亲回了舅舅家,只怕现在还懒着呢。
郑氏就摸她的头:“这有什么好羡慕的,我还要羡慕你呢。”
长孙嫣不知道为什么,郑氏却不说了,转而说起:“我有个堂妹,叫郑观音,比我还要强呢。”
这位观音娘子也许的李家,只不过是赵郡李氏的公子。
又是观音,长孙嫣撇嘴,自东汉时佛教入中原,世人多兴信佛之风,当时的女儿家,十个有五个叫观音,还有三个小名观音婢,两个小名观音奴,长孙嫣就是那个观音婢。
虽然是父母爱惜,但长孙嫣自诩出尘,不爱叫这个俗名儿,也不许人叫,所以那天李二郎叫出来,她才不高兴。
闻听大嫂家里也有个观音,她心里竟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但她不会说出来,只是问:“还不知大嫂叫什么?”
“明贞,”郑氏说:“我叫郑明贞。”
长孙嫣私下里就不再叫大嫂,而叫阿贞姐姐。
她是家中最幼女,虽然有三个异母姐姐,但她们嫁的早,未曾相处过。
后来到了舅舅家,舅舅家没有表姐,虽然哥哥和表哥都对她百依百顺,却她总觉得没趣儿。
嫁到婆家有了大嫂,长孙嫣忽然有种得了姐姐的感觉,郑明贞也很喜欢她,俩人处的和亲姐妹一般。
当然,长孙嫣不止得了一个姐姐。
李三娘打开弟妹的房门,见妯娌两个还在做针线,不由头大:“这破靴子你俩也缝不完了,叫老大老二自己缝去,你俩换上骑装,咱们玩去吧。”
说罢,也不由俩人反对,拉着她二人出了门。
便走边问弟妹:“你会骑马吗?”
长孙嫣点头:“哥哥教过我。”
骑马也是贵族女子的必备技能之一。
郑氏提醒她:“三娘说的会骑马,可是要骑着马拉弓射箭的。”
长孙嫣连忙摇头:“这可不行的,我连弓都拉不开。”
李三娘不以为意:“拉弓最简单了,我教你,一下子就能会。”
她这么一说,长孙嫣顿时十分期待,郑氏但笑不语。
李建成、李世民、柴绍三人正在校场练武。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
所以李渊夫妇将最疼爱的三女儿嫁给了他,两人都好武艺,志趣相投,很是恩爱。
此时他随妻子归宁,兄弟俩自然要跟他较量一番的。
第一轮比弓马,三人骑于马上,边骑边射箭靶,停下来算靶数,李世民赢。
第二轮比刀,柴绍将李建成的刀挑落了,李世民迎上来,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个平手。
第三轮比枪,这是李家兄弟不擅长的,柴绍轻松取胜。
李三娘看得困了,喊道:“没意思,你们三个让来让去的,有本事,真刀真枪碰一碰。”
李世民笑道:“我可没有让,是大哥和姐夫让着我罢了,姐夫这枪法不错,我去岁随阿耶剿匪时,就是这样刺过去的,一枪就将贼寇挑落了。”
柴绍忙道:“我也没有让你,你那一枪确实妙,这是我祖传的枪法,我专精此道,所以能破你,你得这样,”
他比划着,同妻弟练了起来。
李建成早早下了场,给他俩腾出地方,站在一边笑呵呵的看着。
少了他,柴绍和李世民终于放得开,李世民精于弓箭,刀也可以,枪就弱些,打个不入流的贼寇还行,和柴绍这样专精枪法的武将世家比就不如了。
这一次和姐夫一练,许多不通之处都得了点拨,越打越上瘾,兄弟俩大战一场,酣畅淋漓。
场下人也看的痛快。
尤其是李三娘拍手叫好,翻身上了大哥的马,提枪在手:“我也来练一练!”
她持枪下场,英姿飒爽更令人惊叹,长孙嫣眼前一亮:“三姐竟也习武么?”
“正是呢,”李建成介绍道:“我李家世代习武,到我们这一代,最厉害的就是我三妹与二弟,所以是他两个随爷娘官游,就为了阿耶能时时教导他们。”
李世民学的也快,一人对三姐与三姐夫两人,竟也能应对,只是十几个回合下来,终有不敌,收枪在手:“罢了,我是打不过你们两个的。”
李三娘就笑道:“我让让你,”她对丈夫说:“你下去。”
在对郑氏与长孙嫣妯娌两个说:“你俩上来。”
又笑对弟弟:“我们娘子军对付你,算让着你罢。”
李世民哀嚎道:“车轮战啊!”
郑氏早跃跃欲试了,下人依三娘的吩咐找来两匹矮小些的母马,郑氏便拉着弟妹上了马。
这可吓坏了长孙嫣,她所会的骑马只是能骑着溜一圈,小跑一下,能打个马球都够呛,要两个哥哥都让着她才行,更别说对打了。
她拉不动弓箭也提不动枪,只能从武器架上拎了把最轻的剑就上了场。
李世民提着心,嘱咐道:“你小心些,别伤了自己。”
李三娘笑他:“战场上刀剑无情,你倒还惦记着娘子!”
李世民叹气,打起精神对付娘子军,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