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了光泽。撒些桂花、冰糖,便可出锅。
倒在陶土的大缸杯里,圆子浸在糖水里莹润可人,咬开是糯米特有的柔韧软糯。酒香清甜裹着桂花香,喝下去整个肚子都热腾腾。煮了圆子的汤水也好喝,稠而不滞,因勾过藕粉,也不容易凉,顺顺地滑过喉头,暖意也顺着漫向四肢百骸,喝完只觉手脚都暖和了起来。落雪的冬日,早上吃一碗,既顶饱又暖和,连车帘外漏进的寒风,都觉着不那么刺骨了。
正好他们吃完,前头又开始挪动了。
姚如意赶忙收了缸杯,谁料刚收好,又堵住了。她叹气回车里,瞥见林闻安正收着姚爷爷刚吃完用过的杯碟,还细心地拿帕子替爷爷擦了胡子和脸。
爷爷的记忆不知又停在了过去的哪一年,还劝他“明止啊,你也别总是读书,出去玩会儿嘛。整日闷在屋里读书,别读成书呆子了。”林闻安笑了,低低应了一声好。
姚如意无语了。之前爷爷劝孟程林三人时,慷慨激昂地要让他们头悬梁、锥刺股,早读晚读日日读,绝不可懈怠一日。还说不然以他们的资质,还是别读了,回乡下种田还不至于会饿死。
到了林闻安,立马慈眉善目起来:“你去玩会儿吧。”偏心眼!聪明了不起啊!
她下意识就把自己带入“学渣″那一类了,腹诽着,悄咪咪瞟了林闻安一眼。吃过几口热乎的东西,他脸色好多了。
方才林闻安一直靠在骡车最角落闭目养神,一声没吭。外头天色沉,车内更似浸在水里似的,化雪时总是这样,又阴又潮,比下雪时还冷,那寒气再厚的衣裳都觉不足,是往骨子里钻的。
他今日没戴那暖魂,清晰地露出了五官。歇息时,微微仰着下巴,下颌线便恰好与这水波般的光落在一处,便显得五官的线条都明晰得有些锐利了。但他今日穿了一件天青色的衣袍,抱着胳膊,肩头便微微往内弓,又弱化了他身上那种由内散发的冷意。
今早他来的时候便有些异样,脸色比昨日更白,走路很慢,膝盖好似无法完全弯曲,微微拖着腿在走路一般。
姚如意把门帘放下,又缩到外面,在车外小声问丛伯“丛伯,二叔的腿可是还没好全?瞧着怪难受的,要不你与阿爷都陪他先回去歇着?我自个儿去也是使得的。”
从伯见她这般仔细贴心,边赶车边轻声宽慰:“不用担心,老毛病了,这都是以前在昭狱受刑落下的病根。连日都是这样的天,他这腿歇也歇不好的。何况也不止腿的毛病,这双眼也是,外头光太亮,他便会刺目而难视物,所以只能戴瑗爱…
“当年那些恶人为了折磨他,用煤油灯日夜熏照他的眼睛,不许他闭眼睡觉,后来又将二郎两条腿打断,他仍不肯屈服,含血痛骂晋王是乱臣贼子……后来,晋王伏诛,二郎被人用草席从狱中抬出来时,浑身鞭痕,整个人血葫芦似的,只剩一口气了。
你当今早那冯大人、刘大人为何先前都不来?二郎一回来却又冒出来套近乎了?因他们谁也想不到二郎还能回京,在他们眼里,二郎即便捡回条命,也是瘫在床上的废人,无需挂碍。
但老天保佑,二郎如今不仅活下来了,瞧着还不错呢,是不是?七年了,我虽总盼望二郎能更好,能不必再忍受这些病痛,但他已能行走、尚能视物,我呀,又害怕自己太贪心,时常不敢再向神佛菩萨许太多的愿望,不敢再多奢望。丛伯说着说着,便渐渐哽咽。
姚如意听得沉默,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丛伯的肩。林闻安与伤病抗争苦熬过来的七年,旁人或许无法感同身受,很难想象这其中有多少苦楚。但她知道那种无法对人言说的痛苦。因她也曾有八年,跟着外婆全国辗转求医,只为求得一线生机。她没能求到的,万幸的是,林闻安挨过来了。后来再弯腰钻进车棚里,望着林闻安低垂着眼睫,慢条斯理吃着她做的馒头披萨,她忽然觉得自己又不怕他了。
她此时看到的林闻安,沉稳、安静,还有几分病弱。她心想,外表看起来这样冷漠疏离的人,骨子里竞是一腔热血啊。他真不愧是姚爷爷一手带大的学生,是个刑具加身、宁死不屈从的硬骨头,和爷爷是一个样的。林闻安察觉她在瞧自己,却没抬头,依旧慢慢吃完,慢慢收拾杯碟,还给吃饱了就犯困打瞌睡的姚先生掖了掖外衣。忙了一圈,那个偷偷打量他的少女忽而朝他伸出手来,掌心里躺着一颗小小的狮子兽糖“二叔,给你吃个糖吧。”
林闻安莫名地抬头看她。
姚如意弯起眼一笑,不是昨日那种半截的怪笑,而是毫无芥蒂、酒窝深深的笑。他愣了愣,真被她弄糊涂了,她昨个不还是避他如蛇蝎?怎么今日又突象愿意亲近他了?
那颗狮子糖不由分说被塞到了他手里,女孩儿暖和的指尖也在他掌心划过。他低头看了两眼,弄不明白,到底还是塞进嘴里吃了。炒过的花生香气裹在浓浓的糖味儿里,很香也很甜。
虽不大爱吃糖,但这糖吃起来不腻味,甜得恰好。但他心里还是摇头。
跟月月一样,女孩儿的心思可真难猜。
骡车在人流车马中蠕蠕而动,好似老龟爬坡,一步一歇,好容易捱到兴国寺。姚如意坐得屁股都麻了,心里想着,便是下车步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