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他画的机器样式由于来自后世更偏向以棉织布,没有实物凭空改进着实是难的。
“至于纺车不好闭门造车,宫里也没什么适合试用水转纺车的地方。”“黄娘子不若出宫与纺纱作坊合作尝试,我好歹身为皇子,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李承乾一锤定音。
接下来几日李承乾过得相当规律。
日日早起领着全宫内侍宫女做八段锦,中午就一边和吴工匠吃饭一边撸起袖子从零开始学木工。
下午做化学实验,不是炼胡桃木墨水就是制铁胆墨水,为了更适配中国毛笔,李承乾还做了些微改动。
晚上翻翻后世现代早就失传的典籍文献,日子那叫一个美。说起来也奇怪,这几日他生火炼墨倒是没酿出什么事,他那天当真是运气不好。
李承乾哼哼唧唧地想着,拿起用胡桃木墨水写就已经五六日的纸张。字迹果然又淡了,不过到如今这地步也差不多到极限。李承乾又沾沾水涂抹,也不是完全不防水,就是效果太差。李承乾看向另一款铁胆墨水。
铁胆墨水他分为了两组,一组添加桃胶一组不加,不过写了几个字李承乾果断放弃没添加桃胶的那瓶墨水。
墨性太散,完全写不成字。
添加桃胶的墨水倒是看着质感比胡桃木墨水好很多。李承乾落笔密密麻麻写就墨水的制作与使用提示,完成后他揉着太阳穴。两款墨水已基本成型,是时候把配方和炼制方法告诉宫外春色纸坊的陈蓉老板,让她来贩卖推广,走出降低墨价的第一步。李承乾起身,久坐让他眼前发白,他缓了缓:“十二,随我去殿外走走。”大大大
李承乾这几日确实过得有声有色,只是苦了李世民,案桌都快被直谏的奏表堆满。
毕竟李承乾完全没有遮掩自己在干什么,在些不知真相的老臣眼中李承乾就是天天跟着个工匠在宫里翻土,何况又有前段时间险些火烧崇文殿的例子,一时半会确也不止李渊旧党多嘴。
其中就数脾性耿直出身秦王府十八学士的于志宁最为不满。偏生他去寻过孔颖达,这老小儿也不知吃错什么药,这些天关门谢客两耳不闻窗外事。
吃到闭门羹的于志宁越发不满,几乎已经到了一天一进谏的程度。显德殿内,李世民刚翻看完一份奏表,随手拿过一份看了还没两眼他当即“啪"地一声合上。
身旁的杜如晦见怪不怪:“是不满陛下在宫中带禁军府兵练箭习武还是不满小殿下胡闹顽劣?”
李世民瞪了杜如晦一眼:“也不盼点你家陛下好的。”房玄龄笑眯眯:“要臣说小殿下和陛下不愧是亲父子,一个日日早起带小半个宫的侍女内侍练八段锦,一个日日教授府兵禁军习武,也不怪大家苦谏。”杜如晦忍笑,房玄龄目不斜视。
李世民轻哼视而不见房玄龄的调侃:“大多都是一两封奏表后就再无下文,只这一个于志宁性直,我看用不了多久都要亲自到我跟前来同我据理力争了。”
说完李世民瞥见杜如晦“幸灾乐祸”的笑,他好整以暇:“还有心思调笑,怎么,马掌制出了?”
杜如晦“悲愤",怎么就揪着他不放,陛下听听房玄龄那话啊!果然是偏心,他不由长吁短叹:"喊,刚立国就有一群死脑筋的家伙,还嫌弃臣掺和铁匠活有辱斯文。”
眼见笑容从他面上转移到李世民面上,杜如晦无奈:“不说这些糟心的。再两日第一批马掌就该打造出来了,到时陛下可亲自前往验收成果。”李世民心情舒畅:“好!”
“啧,还有一事。”
“我已收到孙思邈的求见,他今日入宫,打算将牛痘和护理的事宜一并写就完成。”
“泾阳县的官吏医工多是被孙思邈手把手教导且痘苗也准备完全,等秋收结束是时候该试试了。”
房玄龄想了想自身后书阁取出一卷图志:“陛下,这是泾阳县大致的人口户数情况以及当地富商名录。”
杜如晦视线扫过,在一苏字上停留:“苏,臣记得这家苏姓当地富商是隋朝四贵苏威一族的偏支。”
李世民挑眉:“前朝苏威家的?”
房玄龄好声好气:“倒底曾是四贵之一,王窦平后想着陛下那时年岁小活而待价,谁料被陛下上皇所拒,最终不复往昔。”杜如晦摇头:"算不上。”
“苏威死后其子其孙反而老实听话,戒骄戒躁只一门心思做些御史等清流的活计,没了祖上的豪横越显诗书清贵家风,如今在文人中风评不错。”“更不要说苏威的一个孙子不就是我们秦王府的十八学士吗?”李世民闭目养神:“我清楚。”
“书香门第家风清白偏生又无大的势力掣肘,皇后曾与我商议过未来太子的妻族,苏家是个上上乘的选择。”
“苏家也有这个意思,今日还派了那苏威的孙子苏亶之妻给皇后递贴子求见,带着她那小女儿一道。”
杜如晦嘶声:“这苏亶之妻臣记得怀孕都快八月了吧,真是舍得。”李世民的声音不疾不徐:“太子妃的位置苏家可是相当看重。”接着他话题一转:“苏家偏支的富商不也要依靠本家而活?”“怕出头的商贾动作太慢,接种牛痘的耗费一人三十文,就让苏家富商起个头替第一批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