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方子中先挑出几个能让普通人尽快上手的实用方子,先让底下人按照方子记载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呢?”
大父说的话恰好说到秦缨的心心坎上了,他忙点了点戴着米黄色丝绸遮阳帽的小脑袋表示同意,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现如今整个天下唯一能够准确阅读这些纸质书的人,自己的大父虽然已经跟着他学会拼音、掌握字典的使用方法了,但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毕竟属于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纵使是天赋卓绝的大父想要完全精通也得认真花掉好几个月的功夫,从头培养旁的人学习,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他能当小老师但是年龄太小、精力不够用,大父也没那个时间教导别人。目前看来最佳、最快的方法,就是他帮着大父朗读文字,大父在一边记录要点,先将造纸、印刷等易上手的方法给用大篆摘录下来,其余的方子慢慢来,而且他在系统面板上粗粗看过这些书的电子版内容,发现商城售卖给他的这些纸质书语言非常凝练,每本书的内容格式都是”xx是什么?",“xx如何做?”“xx的注意事项?",几乎全部都是干货,无用的庞杂信息基本上都没有,非常适合总结要点。
秦缨伸出小手想要把纸质书拿起来,但他毕竟月龄还很小,虽然学会站立了,但是两条小短腿都很软,颤颤巍巍地根本站不了多长时间,遂被大父直接伸臂抱着坐在了大父的大腿上,姿势舒服了,他也用两只小手翻着漆案上的纸质书,认真地对照着书籍目录搜寻,片刻功夫就帮大父寻到了能简单上手的东西。站在门口的赵高就看着小小的奶娃娃抱着一本比他脑袋还大的纸质书,边哗啦啦的翻着书页,边仰着小脑袋对皇帝陛下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皇帝陛下也眉眼如炬,薄唇微抿,边听着孙儿的小奶音,边极为认真地点着头。
爷孙俩的交流方式自动加密,旁人很难看懂这一大一小究竟是在商议什么。始皇看着怀里的孙儿将小手放在《美食食谱》的厨具图片上边轻轻点着,边用婴语兴奋地对他介绍着。
他很是惊讶,没想到他们大秦人现在多使用陶釜和铜釜来煮汤烧饭,烹饪的手段也多为蒸、煮、炖、烤、炙,而孙儿却说书上写天外人平时用的都是铁锅,最常吃的菜是铁锅炒菜。
“炒?缨,这难道是用铁锅才能做出来的新的烹饪方式吗?”始皇好奇地低头看着孙儿询问。
秦缨听到这个问题,不由伸手抓了抓遮阳帽,他觉得铜锅加油后应该也能炒菜吧?毕竞他依稀能想起来,前世看到过,华夏有记载最早的一份炒菜一一“炒鸡子"似乎就是用铜胎质地的锅具炒出来的?联想起那黄黄嫩嫩、喷香喷香的炒鸡蛋配上松软大馒头的美妙滋味,小家伙仿佛鼻尖已经闻到那股迷人的炒菜香味了,亮晶晶的哈喇子都控制不住地从嘴角流出来落到了脖子的口水巾上,忙又控舞着两只小手“叭叭叭"地给大父讲了一通。始皇边熟练地用帕子给孙儿擦口水,边认同地点头道:“缨说的有理,试试就知道了,过几日,大父就让少府那边的铁匠过来照着这书上的图样尽快打出来几口能炒菜的铁锅,把宫中的铜锅都给换了。”秦缨兴奋地点了点头,只要宫廷中换铁锅了,想来他们家也很快就能用上铁锅了,等他再大点儿就能吃到炒鸡蛋了。心中有了美好的期待,说完最要紧的锅具后,秦缨又低头看着食谱往下翻,待他视线下移看到石磨的图片后,不禁眨了眨眼睛,他其实不太确定现在这个世界究竞有没有石磨,遂将小手点在石磨图片上,仰头对着大父道:”……(大父,还要让人做这个!这图上介绍说这个大块头的名字叫′石磨',是能用来磨豆子、磨面粉的。)
“磨豆子?磨面粉?缨,豆子,大父知道是何物,可这面粉又是什么食物?”
始皇满眼迷茫地看着自己孙儿。
秦缨也瞧明白了,兴许这片时空中大秦还没有出现石磨,亦或者是在旁的地方出现了但未曾传到咸阳,等到普及时都得到老刘家治理的汉朝了,遂又用小手把食谱翻回目录页,用手指滑动着找到写有“豆制品"的页数后,立刻小手哗啦哗啦地往后翻了几十页,下一瞬满满两大页或淡黄、或雪白的陌生食物图片就清晰地映入了始皇眼底。
始皇垂眸瞧见那图片上如同白玉一般的方块,旁边画着几粒黄澄澄的豆子,就忍不住惊得瞳孔微微颤了颤。
如今华夏种植的可食用的农作物种类其实是很有限的,对于住在咸阳城的秦人贵族们而言,平日多食用的是小米、黄米,那生长在楚地的稻米对老秦贵族们而言都是极其金贵的食物。
对于绝大多数庶民们来说,平常用来果腹的主食多是麦饭,庶民们吃的麦子可不是青嫩的绿麦粒,而是麦子成熟后的黄麦粒,不仅口感很硬表面还有许多去不干净的麦麸,吃着异常拉喉咙。
在春耕之时,庶民们虽然也会在田地中种植豆子,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摘豆叶吃的,成熟的豆子会取少些混入麦粒内煮粥吃,但不会像吃麦饭一样一吃就是大半碗,更多的豆子都是和豆萁一块混在一起喂养牲畜的。在后来的朝代,百姓们也都知道豆子好,可是现如今的庶民们没有掌握豆子的加工办法,豆子的口感一般,吃多了还容易胀气,在这个小小风寒都能要人命的古老时代,若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