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遇见故人
“出发!”
“走了!”
为了早出门早归家,顾佑安和杜家人采购完药材就赶着要走,今儿一早天刚亮就在松江城南门排队,时辰一到就出发。顾佑安坐马车走在车队前面,头伸出窗往后望,杜家顾家一共不到三十辆拉货的大车,只有上月出发的韩家车队的三成。“咱们这儿也不少啦。”
杜二叔坐在马车里,他满足笑道:“韩家在松江城经营多少年?哪里是咱们比得了的?再说了,咱们头回南下试水,不求赚多少银子,主要求一个稳字。”顾佑安嗯了声,问道:“二叔,咱们先去洛阳?”“先去洛阳,洛阳杏林街上每家药铺的掌柜我都认得,先去洛阳探探路,能全卖了最好,卖不掉也没什么,剩下的药材再拉去南京。”他们南下卖药材,卖药材换来的银子要买成布匹等货物运回松江城。南京的布匹便宜,无论如何,他们总要去一趟南京。杜二叔笑道:“咱们杜家虽然是小门小户,做的生意不大,不过巴蜀往外卖的道地药材咱们家也是有一份的,一来二去的,我们家在南京也认识几个熟人。去年杜二叔搭上平安镖局一路到苏州府,他从苏州府走水路回益州府,就是借了老朋友的门路,这才一路安稳到家。
“安安,你的人参在哪辆车上?”
“怎么?”
“提醒你一句,别记混了,叫文卿他们多盯着那辆马车,万一有个什么不好,一定要先护住人参。”
顾佑安笑道:“你放心,稳当着呢。”
顾佑安说稳当,一是说从松江城到山海关这一路上稳当,二是说人参都存在空间里稳当。
若不是空间不够大,又不好掩人耳目,顾佑安甚至想把药材都装空间里,这样才跟安稳。
不过嘛,人总要知足,有总比没有好,空间能用来保存一些珍贵货物就足够了。
杜二叔显然只听明白了第一个稳当,他道:“前年你们流放去松江城,路上祁王府杀干净了一窝大士匪,听说后面这一两年关外安稳了许多,小偷小摸的有,大盗都绝迹了?”
顾佑安听平安镖局的人提到过这件事,有没有劫匪这事儿谁说得准。杜二叔道:“当初你们在什么地方碰到的劫匪?”“就下一个驿站前方不远处的山谷里。”
顾佑安对那个地方记的可劳了。
今日才出门,大伙儿精神头足,加上这几日天气好,又无风雨又无烈日当空的,第二天傍晚就赶到了当日遭遇劫匪的山谷。顾文卿和田二郎两人坐在骏马上忍不住感叹唏嘘,三年前的流放真跟梦一样。
往前走了一段路,田二郎指着一条上山的小路笑话顾文卿:“当时咱们从这儿分开跑,要不是你摔了个狗啃屎叫的太大声,引的我回头瞧一眼,耽误了我,说不得当时我都逃掉了,也不会被劫匪抓住。”顾文卿一个白眼扔过去:“少找借口,你若真有本事怎么会被抓?”“你是头一个被抓的,你还有脸翻白眼?”顾文卿轻哼一声,根本不搭理他。
田二郎也觉得自己没理,催动□口的马追上顾文卿,笑道:“要换现在,咱们兄弟俩就算不能生擒了那劫匪头子,也能护着一家人躲开了。”顾文卿目光沉沉,心里面何尝不这样想,在这个世道,学武比学文有用多了。
当初,若不是运气好,若不是安安聪明抓住了机会,他们一家子只怕就交代在这儿了。
杜家族人听田二郎和顾文卿两人说前年在这儿遇到劫匪,紧张地东瞧西看,杜二叔叹息:“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啊。”人生在世,哪里有容易的?
郭素意气风发地骑马赶上来:“安安,你的弓箭可带上了?”“带上了,放在马车里。”
“安安你射箭准头好,若是来了劫匪,你拿着弓箭躲开,一箭一个人头,杀的劫匪屁滚尿流。”
田二郎哈哈大笑,指着郭素笑话道:“你比我还能吹牛。”郭素狠瞪他一眼:"要跟我比划?”
田二郎识趣地闭嘴,他可打不过郭素。
郭素轻哼,趾高气扬地越过田二郎,冲到了队伍最前头。从关外到关内,越往南走人烟越稠密,等到了山海关附近,商队赶路的步伐也慢了。
顾佑安换了身男子的衣裳,头发束在头顶,露在外面的肤色也变深了,顾佑安从马车里出来走路,偶尔跟同行入关的山民说两句话。已经是夏天了,这个时节皮毛不好卖,山民这会儿下山都是卖药材换食盐布匹的。
顾佑安若是瞧见他们的药材不错,都花银子买了过来,拉药材的大车上又多了几麻袋药材。
傍晚前赶到山海关,办了通关文书后,车队缓慢过关,中间自然少不了打点。
顾文卿瞧见守关的那个千户眼熟,田二郎小声道:“咱们流放的时候见过。”
听说当年苏大人花钱找人打点,求人去祁王府送消息,消息没送去,最后他们都被劫匪抓了。
毕竟是流放过的,犯官即使如今已换了身份,苏大人也不会回来追究当初拿钱不办事的人,是是非非都过去了。
“咱们这片地方有三伙驻军,东北军靠草原,辽东军靠海,燕州军守着山海关,我看呐,燕州军最富裕。”
守着山海关吃拿卡要,油水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