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误闯
“除逆平乱,保国安民!”
“除逆平乱,保国安民!”
城楼下响起长枪跺地的声音,士兵身上穿着铁甲,齐整列在城下,声势浩大,目光迥然。
月牙拉着她躲在筒子楼后头,眼睛也亮亮的,兴奋道:“小姐,您看啊,好多人,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又抬头看了看城楼上,感慨道:“大爷真男人!”
倒是个十分新鲜的词。
赵明宜第一次听旁人这样评价他。
月牙看见小姐盯着她瞧,这才回过身来自己方才说了什么,马上便捂上了嘴:“我,我是说……大爷很厉害。"她憋得脸通红,才支支吾吾地道:“以前李总兵在的时候,将士们的军饷都发不出来,我娘还得给我哥哥送去银钱跟棉衣。”姓李的自己高床软枕,好酒美婢地享受着,却连士兵们的几分几厘都要克扣。根本就不是个东西!
“那,他这些日子是不是很忙?"她忽而问道。从刘崇那里她隐约知道似乎就是这位李总兵绑了她,大哥连夜赶到了辽阳,把她救了出来。
“当然,我听我娘说,辽地的所有渡口都不能送货行船,那位……似乎是要南下了。“月牙指的是叛王:“大爷这几天都是深夜才睡,我有时候早晨起来给您熬药,还能瞧见书房的烛火亮着。”
她听了微微一愣。
既然他这么忙,为何还每日过来陪她用午食?抬头往城楼上看去,才见上头只有两道青色的身影,却是有人已经下来了。月牙缩了缩脖子:“小姐,咱们也走吧。"说话间抿了抿唇,才后知后觉起来害怕:“我带您来筒子楼,大爷会不会不高兴阿……”她听说直隶的小姐们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辽地的风俗不一样。要是那位爷知晓她把小姐带了出来,岂不是犯大错了!赵明宜小声跟她道:“没事儿的,他……应该不会的。”不知道为什么,她能隐隐感知到,他对她很包容。只是她还没有摸到这种包容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回去吧。”
大哥果然是知晓的,她刚下了筒子楼,刘崇便在高高的石阶下等着她了。躬身喊了声小姐,虚手一指,她才见不远处停着一乘官轿,大哥正负手立在轿前,面色淡淡地看着她。
月牙对上那道目光,差点吓得魂飞魄散,悄悄地往小姐身后躲了躲。赵明宜抿了抿唇,忽而干干地笑了笑,乖乖地走到他跟前,抬头看着他:“您,您什么时候下来了。”
他看了她一眼,只看到她乌黑的发顶和螺青的宫花。她一紧张就会用敬称,赵枢是知道她的。
就这么一会儿,城楼上又下来两位官员,也是刚至中年的年纪,下颌蓄了须,过来朝他见礼。
“我先去轿子里吧。”
她先避开了。
他们在不远处商讨着什么,月牙微微掀了帘子去瞧。赵明宜觉着这姑娘是真的纯真,也不拘小节,每日笑呵呵的。想着辽地的姑娘却是与直隶很不一样。也顺着那道帘子往外瞧去。
她看见大哥绯红的官服,补子上绣的孔雀,腰间革带配着玉石。小时候她总好奇这是什么石头,总想勾一勾那腰带……却是不太敢。他们说完了,半刻钟后才见兄长往这边过来。赵枢弯腰也进了官轿,低头便见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顿了一下。“你在看什么?”
月牙早钻了出去,她看着崇拜这位大人,却也是害怕死了,根本不敢跟他一同坐着。这会儿就只剩赵明宜与他面对面,气氛无端有些凝滞:“我,我就是在想,这是什么石头做的?”
赵枢看着她细白的手指了指他腰间。
顿了一会儿,才道:“是和田玉。”
“为什么用和田玉?不能是别的吗?“她眼睛定定地瞧着那圆润的石头。开始没话找话。
官轿有些摇晃,赵枢只见她眼睛亮亮的,似乎是真的好奇,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腰间。只是他知道她是在插科打诨,没应她这句话,只说午间带她去瑞福楼吃饭。
她缩了缩脖子,见他面露倦色,便也乖乖坐了下来,不再说话了。陪她用过午食,他又匆忙离开了。
确实就像月牙说的,这几日辽阳有些动荡。大哥也十分忙碌,她只能每日中午的时候匆匆见他一面,便再没别的机会了。好在月牙陪着她,她也不烦闷。
又过了两天。
这两日刘崇跟张士骥来得更频繁了。上午的时候张士骥还给她带了瑞福楼的栗子糕,是月牙递进来的:“他真是个有趣的人,栗子糕不就是栗子糕吗?他在大爷身边无所不能,却是连个糕点都分不清,总说瑞福楼的点心都长得一个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不是?”
赵明宜笑起来,接过后发现还是热的。让月牙拿出来呈在盘子里,给院里的侍从丫头们分一些。
今日大哥没来陪她用午饭。
她能明显的感觉到形势严峻起来。来往的护卫警备得更严了。下午的时候她正在写字,却见廊下有一身穿灰布长衫的人往这边走来,竹帘随风而动,她看不真切,便走到了庑廊去,才见匆匆过来的是刘崇。他远远地停下,就站在了庭院里,额上有汗珠。眼里仿佛有一丝类似于悲痛的情绪,面色发白,朝她